咨询热线
400-788-7802
微信扫码,咨询客服
高校详情
兰州大学
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
电话:0931-8912116
网址:
学校简介

基本情况
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,是国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之一。学校创建于1909年,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,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,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,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。新中国成立后,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,发展壮大,迅速崛起。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,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;在“开发大西北”、“建立战略后方”的战略目标指引下,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,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、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。改革开放以来,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“科教兴国”、“人才强国”战略和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的历史机遇,以解放思想为先导,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全面提高办学水平,2002年和2004年,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、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,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,综合优势更加突出,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,并以办学历史长、办学实力强、办学成绩突出,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。
学校所在地兰州居大陆腹地、处黄河上游、为西北重镇、乃山水美城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,是兴学育才上选之地。校园面积3,828亩,建有6个校区,有2所附属医院、1所口腔医院。学校现有本科生19,858人,研究生10,565人。在职教职工4,265人,有专任教师1,966 人,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24人、副教授等副高职874人,博士生导师433人,两院院士9人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,教育部新世纪(跨世纪)人才116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18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,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创新团队7个,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,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。
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,学科特色鲜明,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。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,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,32个省级重点学科,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。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,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,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,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(培育基地),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,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。
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授予权,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首批设置文、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,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。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。学校现有90个本科专业,2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,1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,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,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,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,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,8个部省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。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、知识面宽、勤奋实干而深受社会欢迎。自建校以来,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人才,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。1999年至今,先后有12位校友当选为院士。
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,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。近年来,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,立足西北特色,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,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。已先后获得国家、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,编辑出版各种专著、教材、译著1000余部,2012年当年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。据SCI统计,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、引用率较高的大学之一。近年来,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24位,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16位。
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先后与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,合作伙伴遍布亚、美、欧、非、大洋洲。近五年来,来校访学交流长短期外国专家近5,000余人,派出各类出访人员2,800余人,派出1,900余名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出国(境)交流、学习或攻读学位;招收培养1,400余名留学生。在乌兹别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。
发展定位和目标
学校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,坚持“内涵提升,创新驱动,质量优先,结构调整”的发展思路,增强高等教育领域“国家队”意识,走“有特色,高水平”的发展道路,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,把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依托,把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,把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,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,把国际合作作为有效途径,把大学文化作为深厚土壤,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进入质量提高、创新主导、结构优化、总体协调的新阶段,使学校成为国家特别是西部高层次人才汇聚中更加重要的人才高地,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更具活力的创新基地,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更为突出的战略要地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兰州大学将以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,秉承“自强不息、独树一帜”的校训,弘扬兰大精神,强化开放意识,注重内涵建设,提升教育质量,坚持人才强校战略,努力构建和谐校园,以更加广阔的视野、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加执着的努力,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,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、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!
(数据更新至2013年4月20日)
周边环境
通讯地址
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

师资力量

师资力量
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221人,有专任教师1799人,其中教授等正高职397人、副教授等副高职833人,博士生导师327人,两院院士13人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,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3人次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16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,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创新团队2个,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。2009年,在新一届院士增补中,我校共有3位教授当选为两院院士。

院系设置

院系设置
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专业与院系设置一览表
一、按类招生: 我校相当一部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,考生按类填报专业志愿和录取。进校后,学生在考取的专业类进行课程学习。两年后(个别类为一年半),根据学生本人成绩、志愿及相关规定,在其所在专业类各专业中选择专业继续学习。
二、基地班招生: 基地班主要为国家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研究、应用研究和高层次的教学人才。品学兼优者可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。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后,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。 办学指导思想包括:基地整体性建设;打破专业方向界限,按一级学科培养人才;针对学生实际,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"高标准、强培养、严要求、高质量"的方案;坚持本科培养阶段的相对独立层次,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保持与研究生教育的恰当衔接;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单独设班等。
学院名称
专业名称
学制
招生人数
报考类别
学费
文学院
汉语言文学
4
100
文科
4200
戏剧影视文学
4
30
文科
4200
新闻与传播学院
新闻传播学类(含新闻学、广播电视学2个专业)
4
105
文科
4800
广告学
4
35
文科
5400
历史文化学院
历史学基地班
4
15
文科
4200
历史学类(含历史学、世界史、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专业)
4
90
文科
4200
民族学
4
20
文科
4200
经济学院
经济学类(含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金融学、统计学4个专业)
4
95
文理兼招
4800
经济学基地班
4
25
文理兼招
4800
管理学院
管理学基地班
4
25
理科
4800
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
4
25
理科
4800
工商管理类(含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管理、旅游管理、会计学5个专业)
4
90
文理兼招
4800
行政管理(政府绩效管理)
4
35
文理兼招
4800
哲学与社会学院
哲学
4
47
文科
4200

专业设置

None

重点学科

重点学科
兰州大学学科特色鲜明,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。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,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,27个省级重点学科,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。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,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,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,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1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,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。
开设专业
按需购买,不花一分冤枉钱!
获取验证码
  • 产品
  • 开班神器管理系统
  • 家校互动
  • 招生营销
  • 轻地推
  • 学习打卡
  • 数据魔方
  • 共享图书
  • 收银管家
  • 课后服务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荣誉资质
  • 电话:400-788-7802
  • 售前:19157672057 / 19157672279
  • 售后:18072799675
  • 商务合作:QQ : 3307483314
  • 下载客户端
  • 帮助中心
  • 隐私政策
扫一扫,关注公众号!
开班神器
满客神器
轻地推
© 2021 杭州水行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3045号 浙ICP备17028063号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利尔达科技园6栋15楼